你是否知道你的信件如何翻山越岭,在众多信件之中安好、准确到达你的手中?你是否知道学校每个部门又是如何获取他们订阅的报刊?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疑问,一起走近学校收发室——这个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味道的地方。
收发室不仅负责收发邮局各类普通信件、挂号信、汇款单、快递包裹等,还负责全校报刊、杂志的订阅。收发室里既没有一刻不停运转的传送带,也没有堆积如山的纸盒子,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色的信报箱,一层层整齐摆放了快递和信件的货架。
在这个全年工作、春节也不休假的地方,张丽老师一干就是7个春秋。
在最初工作的两三年新鲜劲过去后,也有厌倦的时候。每天面对成捆成捆的报纸,满满一麻袋的信件,灰不拉几的快递包裹,有一段时间一闻到油墨味就想吐,一看到信件就头疼,“漂亮衣服也穿不出来呀,总脏!”张丽老师笑着说,手里依旧在整理着报刊、杂志、信件。“随遇而安吧,其实在哪个部门都差不多吧!”苦中作乐,总会有新的发现!长年收发工作,练就了收发室人的“记忆绝活”。收发室里放着80多个教职工和多个学生的信箱,如此多的信箱,那么多的编号,要想很快找到相应的部门,可不容易。但在收发室人的心中却有着一幅“神奇的地图”。在这幅地图里,记载的是学校18个学院以及各个年级各个专业准确的信箱位置。张丽笑着说:“你们可以随便考我们信箱的位置,我们都记得。”就像是一份考题,她们用自己的热爱和责任填了一份最好的答卷。
张丽老师说,学校收发室去年年底从老校门搬到了中苑老食堂西南侧,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她们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了。“以前在老收发室,冬天根本看不到太阳,特别冷,每年一到冬天手上脚上就全是冻疮。夏天的时候,收发室背面的树林里有很多蜈蚣、蚂蚁、壁虎、蜗牛、蚯蚓之类的东西,屋顶上、地上,经常出没,马桶里经常跑进蜈蚣,特别恐怖,“夏天蚊子多呀,咬死了”……因为空间太小,快递多的时候根本分拣不过来,每年新生开学和双十一的时候就要把快递堆到门口,张丽老师逗趣地说:“有时候卫生间里都放上东西了。现在多好,地方大了,干活洒得开了。”
“每年都会有新增的院系和部门,一些老师的工作部门调动了,我们这边都要记录,避免发信的时候出错,最害怕就是把东西发错。”张丽严谨认真,不允许出错。邮局错发的邮件,她也要及时让他们带回去,因为她怕耽误事情。
“这只是我的职责”,这句话,在接近2个小时的采访中被不断重复,张丽对我们的“大惊小怪”不以为然,一年天的坚守不过是件小事。
每个周末,酷暑寒冬,张丽都会和她的同事们一起坐在收发室里,等待邮车的到来,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接收快递是一个体力活。随着网购的流行,收发室收到的快递也越来越多。我们注意到,收发室的老师在接收快递时都会带上一个小手套。张丽老师告诉记者,这种布手套是今年才买的,以前接收快递,都是直接用手,“特别是双十一期间,手上就会跟鱼鳞一样,全部都会开口子,手指的纹路和指甲好几天都洗不干净。”
对于学校来言,收发室虽然小,但却不可缺少。记者了解到,每年暑假收发室的老师们都要整理统计出毕业生的信箱,开学的时候分给新生用;每天要发四五百封信,写信箱的放信箱里,没写信箱的就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每年十月份的时候她们要为各个学院征订第二年的报刊杂志。每天都要分分近千份报刊,张丽和她的同事们要忙着将这些报刊整理分类并登记放入各部门的报箱里。
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张丽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了一下报刊的分类和投递。在开始分拣之前,为了防止油墨染黑双手,张丽老师给记者带上了橡胶手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记录本上记录的各种报纸的份数,将各种报纸按不同份数分投到各个不同学院或部门信箱里。原本以为很简单的工作,我们却错漏百出。张丽老师的示范迅速有力,我们的手却不听使唤,报纸好像一块毛巾被我弄得皱巴巴。经过不断地重复,动作是娴熟了不少,但是胳膊却开始隐隐酸痛,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才把一捆报纸分拣完毕,本来以为任务完成了,却没想到在核对的时候又发现了5份误差。张丽老师帮着我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核对,老师熟练地操作着,很快便找出了所有放错位置的报纸。
当我们结束工作,要摘下橡胶手套时,发现手心已全是汗,手套也黏在了手上,闷的手有些痒,而收发室的老师们一戴就是一个早上。张丽老师告诉我们,每次分拣报纸至少要60分钟,现在这个季节不是最热的,特别是到了夏天,橡胶手套戴久了,沁了很多汗水,手套会经常烂掉。一个学期就要用坏好几副橡胶手套。
收发室的工作琐碎而繁重。但张丽不曾抱怨,她将这份工作所需要的责任都扛到了肩头,“虽然工作很简单,但是我要做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到最好。”她淡淡地回应。
闲暇的时候张丽老师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收发室里有很多张丽老师养的花草,她养的花草种类繁多,有鸭嘴木、虎皮兰、金边吊兰、幸福树、芦荟等等,“这些花草养久了,就会长得很茂盛很漂亮,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每天工作的时候看到就会很开心,会有一种成就感。”张丽老师高兴地说。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
这是张丽一直奉行的准则。7年间,没有抱怨,没有浮躁,有的只是对这份工作默默的坚守。这无声的坚守是张丽对于“责任”最好的诠释,平凡之中蕴含着我们触手可及的感动。
往期精彩致青春|从象牙塔的白,到离别前的灰:“读研宿舍”的青春色彩
特别策划|苦苦相逼OR嗨嗨皮皮:九张漫画告诉你研究生的真实生活
致青春|南信大好学长吐血分享:七招教你从求学NUIST到立足USA!
文稿:刘硕图片:沈超胡永妍编辑:王倩审核:方向张锦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