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看,由于原料及供应面利好,中国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价格迅速上涨,并且接连创造历史高位,下游在涨价初始接受程度尚可,但随着价位不断拉升,下游采购频次逐渐放缓,部分企业降低负荷或寻找其余替代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据卓创资讯统计,年中国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需求处于下滑状态,但由于部分涂料及油墨配方相对固定,涂料油墨、纺织助剂、清洗剂仍是其主要消耗领域。
年中国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下游企业集中度相对集中,其中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在家左右,预计使用产品企业数量在家左右,纺织助剂行业企业规模在1家左右,预计使用群体客户规模在家左右,清洗剂行业企业规模在0家左右,其中使用产品客户规模在家左右。
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涂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家,全年总产量.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6%。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年中国涂料进出口呈小幅下滑趋势。年国内涂料进口17.5万吨,同比下降3.2%;出口20.5万吨,同比下降3.0%。
国内涂料行业表观需求增速逐步放缓。年中国涂料行业需求量.97万吨,增速为10.5%;行业需求量.1万吨,增速降至2.6%。
年,涂料行业重点生产地域仍为华东、华南区域,整体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5%。华南区域中湖北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较晚,产量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34%,广东略有降低,但总体稳定,对行业整体产量提升起到稳定作用;华东区域疫情控制到位,绝大部分企业于3月完成全面复工复产或制度性复工复产,对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下游市场的把控更具主动性,总体增长较快;华东区域的安徽省、华中区域的河南省成为年度行业增长的两匹黑马,主要归功于近年来两省大力发展专业化涂料工业园区,大力引进国内重点涂料及上游原材料企业入园,快速形成了完整的涂料产业链集群,并快速形成产业发展优势,使两省涂料产业发展迅速提升。
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仍是充满挑战,面对全面上涨的原材料,涂料生产企业成本承压,发展不容乐观,卓创资讯预计年中国涂料产量在2万吨左右。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油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印刷品人均消费量仍很低,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油墨的大力发展也显而易见。中国油墨年产量已从年的71.5万吨,发展到年的81.5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5%,预计在年产量可达到83.5万吨。其中凹印油墨和平版油墨是中国油墨行业产量最大的两个细分品类。在中国油墨行业中,平板油墨占比最高,为36%;其次是凹印油墨为30.8%,余下3种油墨通共占比33.2%。
随着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的稳步发展,中国凹版油墨行业也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中国凹印油墨产量年为24.9万吨,相较年的22.0万吨增长2.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预计年中国凹版油墨产量将达25.6万吨。
UV油墨是指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油墨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迅速从液态转变成固态完成固化的油墨。
数据显示,年至年,中国UV油墨产量由5.02万吨增长至8.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5%,远高于中国印刷油墨行业整体3.2%的增长率,预计在年产量可达9.53万吨。
从未来发展来看,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将“数字印刷用油墨、墨水,环保型油墨,特殊印刷材料等制备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年,发改委在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水性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植物油油墨等节能环保型油墨生产”列为鼓励类。相关法规及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油墨行业的稳步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将有利于油墨行业未来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另外油墨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印刷业,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医药、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包装印刷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印刷业的发展重心,增速高于印刷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来巨大的包装印刷市场需求是维持油墨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