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山水油墨画卷中的皇家后裔

风景,从来都是不重样,每到一个风景区,都充满着新鲜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最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也迅速传播,国人也越来越注重国学文化,旅游和文化就是灵魂的碰撞和爱的火花。中国风情万种,接纳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胸襟如同山脉一样辽阔,如同海域一样宽广,地大物博装载着亿万人群的梦想。西递:这是原始的村落,村落里的建筑用房,都是用黑色的大理石铸成,清澈的河水从村旁流过,高墙和深巷,很有特色的古民居,这里居住的村民不多。这所静谧的西递小城,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写生的美术爱好者络绎不绝。空气充满清新的味道,沿途走上几步,就会看到写生的爱好者,在安静的角落下,支起三脚架,立起画板,开始一笔一画的勾勒用眼睛看到的画面。旅途的路上,看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安逸悠闲,每家每户都有人搬着一把座椅,在自己家的门前,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游客,自由行背包旅客,文艺的咖啡厅,在门口拍几张照片,在去店里点上一杯饮品,或者来上一顿文艺吗美餐,伴随着店里的音乐,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西递印象,就像倒映在水中的油墨画,给人水中的迷幻和神秘,即使在岁月的流失下,仍然有它本质的淳朴文化,那一栋栋徽宅就是一个说明。时间就在恍惚间即逝,在这里可以放慢你的脚步,感受西递的魅力。西递,一个真正的古村落在你的眼前,西递村还是胡氏文化的起源地,真正走进西递,其实,是走进了皇家的后裔之乡,在唐朝末年的时候,朱温叛乱,要挟唐昭宗迁都洛阳,唐昭宗在逼迫下,把只有几个月的皇子,托付给了胡三,胡三带着皇子,隐姓埋名,隐居到了老家徽州,胡三也终生为娶,将皇子抚养成人,取名胡昌翼,皇子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辈子不做官,隐居在这里,潜心研究经学文化,也为了报答胡三的养育之恩,立下了家训,不得复宗,不得改姓,千百年来胡氏子孙谨记祖宗遗留下来的家训,继承了胡氏文化和精神。在胡氏祠堂里,有很多家训和文化,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了,忘记老祖宗遗留的祖训和文化了,为了利益,背信弃义,也忘记了初心,妥协了生活。在这座秀美温婉的小古村,似水墨山水画,炊烟袅袅让村落尽显生活的气息和生机,原来在这样的风水油墨画的乡村,还有这么浓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座祠堂,都有它的主题。胡氏文化,孕育后人,要读书起家,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不能投机取巧去博取财路,不能忘本,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友爱兄弟姐妹,家庭要以和为贵,在他人困难需要救济时候,要慷慨解囊,哪里有灾情,哪里就要有温暖,要忠孝传家,这样的文化和精神传承,至今保留。徽州的古人,经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把去过的地方,领悟到的精神,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也让他们的子孙恪守,铭记,历史上的徽州社会之所以稳定、富饶,也和先人留下的家训和祖训有很大的关系,至今也有很多现实的意义。走在古巷深处,踏在青石板上,抚摸着无声的墙壁,仿佛已转千年,回到了最初的西递,一条文化的长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