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句本是科幻和电影界的戏谑和调侃,如今成为不少量子行业从业人员心中的“痛”专家指出,量子技术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目前所谓“量子+生活”的产品,几乎都是骗人的东西公众要通过了解最新科学进展,防止跌入网上谣言的陷阱,阻止谣言的二次传播孩子们统一着装,正快速翻动手上的书本。“5分钟内阅读10万字,读完可以完整复述内容”,这样的特异功能被印在培训机构的海报上,成为一种“开发全脑潜能”的教育方式。此前不久,这则“量子波动速读”比赛视频频频登上热搜。这只是借“量子”概念“谋财”的一个案例。针对这种骗局,知名科普平台“墨子沙龙”的一篇文章科普说,无论波的概念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并不具备辐射和传播的功能,书本所承载的智慧和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你脑子里。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将死的文字变为自己脑中的知识,只有多读这一条路可走。然而,捷径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我国量子技术的不断突破,借此造假的骗局也不断刷新。“量子商品”无所不能从低段位的量子水、量子袜、量子项链,到高段位的专利、资本市场包装,量子概念正在被不少嗅觉灵敏的“生意人”,拿来当成忽悠的“旗号”。——低阶段位:“吹嘘商品”在淘宝上搜索“量子”,林林总总各类“量子商品”有上百种:量子水、量子项链、量子烟盒、量子眼镜、量子车膜、量子防辐射手机贴、量子超瓷能量碗……仔细搜索,还有不少量子保健商品,有的甚至打出“量子医学”的概念。这些商品的共同点是“功能强大”、价格不菲。比如量子袜,既能“防臭”还能“增加能量”,一双价格在30元以上;一款宣称可“直达肌肤底层”的量子美颜喷雾,标价88元;更贵的一款“量子超能共振器”,标价多元,号称内含“核量子芯片”,可以利用量子每秒钟高达上亿次的谐频共振修复紊乱的人体细胞磁场。在一家量子生物科技公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