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软包装行业,薄膜凹印水墨是众人 色差控制是所有油墨使用中 薄膜凹印水墨黏度的控制是其应用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般情况下,薄膜凹印水墨的黏度应控制在0.15~0.30s(25℃)。如果黏度过高,会出现油墨转移性差、墨色不均匀等状况,甚至还会出现脏版或糊版等严重后果;如果黏度过低,则会造成网点增大、产品边缘出现毛刺或色泽过浅、边缘不实等问题。此外,为保证薄膜凹印水墨黏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软包装企业应至少每隔20分钟测量一次油墨黏度,最好能安装相关设备来自动监控油墨黏度,并自动添加助剂来保持薄膜凹印水墨黏度的稳定性。
3触变性薄膜凹印水墨的触变性是指油墨在外力搅拌作用下由稠变稀,而当外力作用停止后,油墨又由稀变稠的自行恢复能力。一般来说,印刷线条版、文字版等内容时,要求水墨的触变性相对较大,而对于大面积实地印刷,则要求水墨触变性稍微较小。但水墨触变性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印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触变性过大,会使油墨的稀稠度发生大幅改变,导致无法正常、流畅供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供墨中断,引起堵墨、糊版故障;如果触变性过小,其流动性也会随之变小,不利于均匀传墨和着墨,造成印品墨色越来越淡。
4PH值薄膜凹印水墨的PH值一般应控制在8.5~9.5。需要注意的是,水墨的PH值会随着周围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改变,且当PH值发生变化时,其黏度和转移性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带来色差问题。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必须定时监测并调整水墨的PH值,一旦发现PH值发生变化,就通过添加适量的稳定剂进行调整,一般稳定剂的量应控制在5%~10%。
水墨凹印问题及解决方案
1油墨转移性差油墨转移性差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薄膜的表面张力较大,以水为主要溶剂的水墨难以在其表面更好地润湿、流平;水墨的表干速度太快,PH值容易发生变化。另外,凹版网穴角度、深度均会对水墨转移性造成一定影响。对此,油墨供应商需要对水墨性能持续提升,凹版制版商也要配合薄膜凹印水墨的应用而对凹版制版参数做适当调整,如采用激光雕刻制版、提高加网线数等。
2出现针孔针孔,又称白点,有时候满版出现,有时候局部出现。如果在固定部位重复性出现,称为机械针孔,通常情况下是由印版或导辊出现脏污、老化缺陷所致;如果在非固定部位偶然出现,则称为化学针孔,是由薄膜凹印水墨本身质量问题所致,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消泡剂添加过量。
针对针孔故障,前者可采用清洗印版或导辊(或更换印版或导辊)的方法来补救;后者,对于软包装企业来讲,一方面需要认真筛选薄膜凹印水墨产品,另一方面在印刷过程中也可添加适量的中和剂加以消除,但切忌过量添加。
3水墨干结在网穴中由于薄膜凹印水墨可用水或醇类溶剂稀释,印刷结束后采用自来水或添加洗涤灵的清洗液便可清洗印机或印版。如果水墨干结(彻干)在印版或传墨辊的网穴内,可先用丁醇或乙醇浸润,而后在其表面涂抹TM-S偶联剂,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4套准不太理想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总是困扰我们,因而不敢冒然进行薄膜凹印水墨的应用。因为水墨张力大,在非吸收性、非极性塑料软包装上应用更是难上加难。油墨供应商长期以来也在不断研究,不断改善水墨的结构,以适应薄膜凹印的套准,但目前仍然没有出现完全与溶剂墨套印质量相同的薄膜凹印水墨。从目前国内一些软包装企业测试薄膜凹印水墨的实际情况来看,水性白墨的套准已经不成问题,其他色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薄膜凹印水墨的应用推广尚需时间,需要行业同仁积累相关技术经验,并大胆交流、沟通。
5层次反差较弱如果油墨的转移性好,浅网再现的表现就会比较突出,凹版网穴中的油墨经刮刀转移到版辊的期间,如果油墨黏度变化不明显,网点就容易完整再现。但由于水墨与溶剂墨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如果凹版雕刻参数仍按传统溶剂墨的凹版雕刻参数来设定,就极易造成高光、暗调部位的层次反差大大减弱。在制作水墨用凹版时,不妨将渐变梯度变陡一些,暗调部位稍深,中间至高调部位稍浅,顾及到这几点,高光、暗调渐变才可能完美再现。
水墨凹印控制重点1.调墨薄膜凹印水墨的耗墨量较低,尤其是在线条、文字、网点部分,水墨的长时间循环会使溶剂更易挥发,进而导致水墨的性能发生轻微变化,比如流变性变差、干燥变慢等。因此,操作人员应尽可能做到“少调、少加、勤加”这3点,即少调新墨,少加溶剂,勤加调好的油墨。此外,水墨的调配成分和调墨数量应做详细记录,以便存根归档,将其作为印刷比对的参考依据。
2.油墨混溶
不得将薄膜凹印水墨与溶剂墨或不同系别水墨混合在一起使用,但可以相互叠色使用。
3.烘箱的调整
由于干燥问题一直是薄膜凹印水墨面对的最大问题,所以要想应用好薄膜凹印水墨,对烘箱进行有效调整最为关键,这也是所有软包装企业应用薄膜凹印水墨应做的重要前提工作。主要应根据工况合理调整,烘箱进风口应处于微压状态,可稍微往里加气,切忌让其漏风。在印刷过程中,印刷膜要在烘箱停留适当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干燥效果。
经过摸索,笔者发现,如果烘箱调整适当,印刷速度可以做到以下匹配:烘箱长度为1.4~1.6m时,印刷速度可以达到~m/min;
烘箱长度为1.6~1.8m时,印刷速度可以达到~m/min;
烘箱长度为1.8~2.0m时,印刷速度可达到~m/min。
4.停机控制
薄膜凹印水墨干燥后很难再溶解,为防止堵版,短时间停机时,操作人员应将刮刀松开,停机不停版,让版辊一直蘸着油墨运转;如果长时间停机,应将版辊清洗干净,防止水墨干燥后再次开机时出现堵版现象。
5.印版管理
印刷完停机后,先将墨盘放低,用配好的稀释剂冲洗版辊,然后再松开刮刀,用干净抹布一次擦干净,在稀释剂完全干燥后,再将印版包裹保存。
薄膜凹印水墨的应用是软包装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