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仍然难免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印刷问题,小编整理下,让更多的人熟知,尽量避免踩坑。同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印刷大佬们的优秀建议。
1.纸张的印墨部位被拉毛或拉破因白板纸、铜版纸、胶印纸的材质、纸质结构及生产工艺不同,当进入冬季气温低油墨粘度大时,白板纸的挂面层或者涂布层常会出现印墨部位被粘毛或粘破的现象,严重影响印刷品的外观质量。
可在润版液中加润湿粉和酒精(比例按5%~20%)降低着墨部位边缘上的张力,或根据不同型号的油墨,选用相应的调墨油,解粘剂或冲淡剂来降低油墨的粘度。对印刷车间和室温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19℃~28℃为宜,进入冬季最好将油墨适当加热,这样有利于提高油墨的流动性,并降低油墨的粘度。选用拉毛度较强的白板纸,同时印刷压力也不宜太大。橡皮布下垫的衬纸不能多,衬垫不能软,橡皮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应用清洗剂擦洗干净。2.同一批印刷品中出现墨色深浅不一和颜色相貌上的差异同一批产品所需要的油墨,最好一次性配制完毕,在调配油墨时对所需的油墨,以及冲淡剂、解粘剂、干燥剂等助剂一定要用衡器进行计量,不然多次配墨和随意配墨也会造成色相上的差异。同一批产品所用原纸(白板纸)的吸收性能、白度、厚度要保持一致,厚度偏大的原纸会引起印刷压力增大而导致墨色浓重,纸的白底不一也会引起墨色深浅和颜色相貌上的变化。对印刷辊上的水墨平衡要控制好,并要严格控制跑空车,因为每跑一次空车后,印出的头十几张印品的墨色明显要深要浓,如果跑空车频率较高,那么墨色深浅不一的印品自然也就多。
3.白板纸印刷时出现打皱用白板纸印刷彩印面张时,如果纸张的成纸水分含量不均匀,出现荷叶边、波浪边或因环境过分干燥导致纸张边缘水分蒸发较多出现紧边,另外单机套印色;经多次印刷润湿都会使白板纸在彩印过程中出现打皱。
要解决白板纸在彩印过程中出现的打皱,首先要控制好原纸水分的入厂关。并且白板纸在上机印刷前,最好提前一至两周就放到胶印工房内,使纸的水分含量与印刷车间的湿度保持平衡。如果当印刷车间的空气湿度较干时,最好在地面上适当的喷洒一些水来调空气湿度,防止纸张边缘水分蒸发较多出现紧边而导导致的打皱。另外就是更换或清除不平整的原纸。4.彩印贴面出现露楞引起彩印贴面露楞的原因有纸的厚度、纸的丝流方向,粘合剂的固含量、瓦楞峰上的施胶量、贴面后的压力、以及纸板的含水率等。适当提高彩印面纸的克度,并利用原纸吸水后出现横向伸缩大于纵向伸缩的特性,将彩印面纸的纵向丝流与瓦楞成“+”字型交叉贴合。提高粘合剂的固含量,降低粘合剂中的水分,并调整好贴面机(或者是裱胶机)施胶辊与压力辊的间隙,在保证彩印面纸与瓦楞粘合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楞峰上的施胶量。贴面后进行干燥处理,将水分控制在9±2%使彩印面纸的纤维进行收缩,这样也可减轻露楞。5.贴面出现开胶或瓦楞塌陷贴面粘合剂现在一般多数是用的氧化淀粉粘合剂,如果氧化淀粉粘合剂在配制过程中淀粉氧化不够,或者淀粉氧化过深,都会造成粘合剂的质量不稳定,从而出现开胶。另外如果施胶量调得太小,导致瓦楞峰上施胶太少也会出现开胶。如果是用手工裱胶进行贴面,其每层瓦纸或面里纸没有裱平整也会导致开胶。在贴面机上进行贴面;或者用手裱胶贴面,如果对瓦楞峰施胶量过大,容易引起瓦楞吸胶水过多后发软,经与面纸贴合受压后会出现瓦楞塌陷。另外施胶量过大不但浪费胶水,还引起贴面后的产品难以干燥。因此应严格控制施胶量。
6.彩印产品在后加工和装卸过程中出现掉色从表面现象来看,掉色主要是产品在后加工和搬运装卸过程由于相互磨擦所致,其实此问题还与油墨的调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在彩印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因墨的粘度过大,引起墨辊发墨不均匀和印刷品被墨粘毛粘坏。
为解决此问题往往在墨中加解粘剂,如果对不同特性的油墨统一使用一种解粘剂,那么产生掉色的现象就会相当严重,因不同型号的油墨其特性是有区别的,以上海油墨厂的05型和01型树脂墨为例,如在调墨时所用解粘剂不当,就会引起油墨晶化(印在产品上的油墨出现粉状特征)而导致产品严重掉色。05型的亮光快干型树脂油墨就只能加型去粘剂,并且加放量要控制在3%以内,而01型树脂油墨则可采用3%的红燥油和6#调墨油来调节它的粘度,一般情况下不要加解粘剂,不然同样会造成彩印产品掉色。除了墨的调配方面应注意外,在产品的后加工和搬运装卸过程中也要尽量控制产品与产品,产品与设备、产品与工具之间干磨擦而造成的掉色,因为在油墨未干透的情况下,耐干磨擦性能较差,就是新人民币用粗糙的纸去干擦也掉色。如果产品出现掉色,进行补救的方法是在印品表面再覆盖一层薄膜或加涂一道亮光浆即可解决掉色问题。
8.网点堵塞印刷网点堵塞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网点堵塞和印刷版有一定的关系。当制作印刷版的时候,网纹辊和印版的线数制作不匹配,如果做得太高就会出现塞版现象。一般网纹辊和印刷版的比例是1:4.5,也就是说网纹辊是目,网线做到65线的话就会出现网点印刷堵塞现象。9.印刷露白印刷版硬度高于45度,印刷大色块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印刷露白。由于印刷版的硬度过高就会降低印刷版的油墨转移性,那么也就是直接减少了油墨的使用量,导致纸张无法得到足够的油墨覆盖层,引起印刷露白现象。10.套色不准印刷版在制作过程中,制作的缩放比例不对或印刷版出血不同也会产生套色不准现象,印刷版的缩放比例是根据印刷机滚筒周长进行计算的。如果计算错误,图案的尺寸就会产生变化引起套色不准。11.印刷不清晰印刷不清晰主要体现在印刷图案有没有印刷出来,有的已经印刷糊了,这个主要是在制版过程中,印刷版的平整度差,出现高高低低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一般出现这类的情况只有用胶带将印刷版的背面垫高,让印刷面平整。12.印刷重影印刷版引起的印刷重影主要是印刷制作过程中印版的边缘没有处理平滑,导致印版向外挤压引起的印刷质量问题,同样也会出现印刷毛刺现象,要彻底解决只能重新制作印刷版。
13.印刷错误在纸板过程中,印刷图案内容产生错误,常见的是文字错误和少印图案两类,解决这类方法只能靠提高印刷机人员的纸箱检验能力。14.印刷版位置不正确印刷版位置不正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制作印刷版过程中,排版位置没有按指定的位置放置,造成印刷位置不正确。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印刷机人员仔细核对印刷稿件。15.印刷文字糊印刷文字糊和不清晰有类似之处,但是这里产生最多的原因还是制版过程的问题,尤其文字比较小的时候,印刷版在洗版的时候洗版深度过浅,当开始印刷后油墨会积累在印刷边缘,很容易就把印刷版给堵塞了,造成印刷文字糊。这类问题一旦出现,只有重新制作印刷版才能解决。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