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生
出品/节点财经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这家公司叫恒力石化(.SH),目前总市值超过亿元,化工板块的龙头之一。乍看起来,这家公司似乎有些难以看懂,比如公司的主产业链是“芳烃(PX)—PTA—聚酯—涤纶丝”,这几个名词拆开了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让人看着头晕。
先别忙着打退堂鼓,虽然化工股没有人工智能、新能源们“性感”,也不如酱油、白酒们接地气,却同样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在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胡润富豪榜》上,恒力石化实控人陈建华、范卫红夫妇以亿元财富首次杀入全国前十,力压刘强东成为“江苏首富”。
他们之所以身价大涨,离不开恒力石化的助力。而在近期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上,陈建华夫妇排名下跌至第12位,背后自然也免不了公司市值的大幅下滑。
同时,恒力石化的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增速也出现下滑,市场中出现关于“戴维斯双击”的担忧。那么,这家化工龙头市值涨跌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公司的核心价值又如何?我们将从公司的核心业务、新兴业务、估值逻辑、财务状况等方面来一探究竟。
/01/
“大化工”的优势与槽点
恒力石化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标准的从下游向中游、上游不断回溯的过程。
陈建华夫妇最早以销售丝织、化纤产品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于年收购了一家纺织厂,开启创业之路。纺织厂对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节约成本和保障原料供应,恒力便自建了涤纶工厂,一脚踏入化工领域。
涤纶的原材料为PTA(精对苯二甲酸),而PTA的上游原材料为PX(对二甲苯),这两种原材料相当倚重海外进口。恒力为进一步掌握主动权,又开始进军石油炼化,最终成为我国首家实现化工全产业链的企业。在年的《财富》世界强排名中,恒力石化排名第67位,民企能够做到这个规模已属不易。
这里之所以把恒力石化的发展历程捋了一遍,主要为了让整个产业链更为明晰,更容易理解。而产业链的冗长繁复,也造就了化工企业“重资产”的特质。要想在这样一个行业掌握话语权,产能与规模至关重要。
目前,在上游方面,恒力石化拥有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万吨PX产能;中游方面,现阶段拥有PTA产能万吨,为全球单体最大的PTA工厂;下游方面,恒力石化的产品种类比较丰富,比如涤纶民用长丝、工业长丝、聚酯切片、工程塑料、聚酯薄膜、PBAT等等,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下图。
总之,作为贯穿炼化全产业链的“大化工”龙头之一,恒力石化的经营规模确实配得上目前的行业地位。
但是,作为投资者要注意的是,规模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否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也不会在A股长久流传。而恒力石化作为大宗商品原材料的生产企业,身上也难免有“周期股”的影子。
当然,恒力石化与“三桶油”有所不同。比如汽油、柴油、航空油等油气产品,从原油开始,基本只需要一道工序即可完成。而石油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绝不是仅仅作为动力燃料而存在。石油产品可以加工出超过0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比如经久耐用的涤纶、尼纶、腈纶等合成纤维、苯胺染料、洗衣粉、糖精、人造皮革、化肥、炸药等等,均来自石油产品加工。
从石油生发出的产业链条足够长,而恒力石化所追求的,就是在中间环节炼化出别的产品,进而再生产出别的产品,而每个中间环节的产品都可以单独销售。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宗商品的周期性影响很难最终避免,但冲击会更小一些,特殊时期还可以起到抵御风险、稳定盈利的作用。
反过来看,这样的布局也并非没有槽点。因为从整个产业链来说,其主要利润主要来自于原油炼化与差异化的终端产品,中间的基础性炼化产品虽然非常重要,但赚钱不易。比如恒力石化利润最高的产品是上游的炼化产品如PX,年的毛利占比达到66%,而PTA产品虽然重要,占比却只有11%。
那为什么不可以砍掉利润不高的中间环节?这是因为中间环节如PTA产品虽然盈利能力不强,但承担着提供研发实验品,积累研究新品工艺技术的作用,而重视基础性的炼化产品(如PX、PTA)是整个行业的共识。
这也就不难理解炼化企业的另一个槽点,就是“资金密集”。一个炼化工厂想要投产,必须从头到尾所有设备全部完工,资金占用量大。这从恒力石化常年7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和亿上下的短期借款就可窥一斑。
此外,化工行业的复杂的工艺、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都是投资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话说回来,重资产投入、资金密集、生产工艺复杂且危险等元素也是非常牢固的护城河。随着新旧产能替换和市场竞争,化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恒力石化作为龙头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已经占有先机,相对更容易实现跨越市场周期,得到长久回报。
但是,尽管恒力石化的护城河较深,如果主营产品发展空间受限,新产品缺乏想象力的话,资本市场恐怕很难给出更高的估值,这就是我们下一部分要讨论的。
/02/
PX产能需求仍在
新材料或为提升估值关键
先看一下恒力石化的主营产品PX。目前,其仍是公司炼化产值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材料是重要的芳烃产品之一,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绦纶纤维、聚酯容器、涂料、染料等,也可用作医药、香料、油墨等的生产原料。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PX以及PTA等材料应该比较难理解,其实对投资者来说,明白产品的市场前景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把化学方程式都弄得一清二楚。
市场前景来说,随着纺织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下游聚酯和中游PTA的快速扩张,我国对PX的需求仍很旺盛。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年-年,中国PX的表观消费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增速分别约为12.79%、9.62%和15.37%;同期进口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虽然仍然需要大量进口PX,但依存度在降低。
同时,国内PX产能的释放也在加快。年-年,国内PX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和万吨,增速分别约为16.34%、31.49%和39.15%。按照这个速度,国内PX产量有可能在数年内解决对外依存的问题,最终进入饱和竞争。
所以,短期内恒力石化在PX产能上的释放,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容纳,但长期来看其竞争环境并不乐观。
这种情况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对于恒力石化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公司也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可降解塑料这条赛道,就是恒力石化的一条新选择。
目前,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可以分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水降解四大类。具体分类可以参看上图,恒力石化布局的产品类型为PBS/PBAT类生物降解塑料,属于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
可降解塑料作为化工行业的新风口之一,其市场空间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面。
逛过超市的朋友都应该有了解,头几年塑料袋就已经开始单收费,而随着年我国新“禁塑令”出台后,省级“禁塑”政策出台明显加快,而禁塑节奏类似,先试点,后推广。申万宏源研报认为,预计未来2-5年,禁塑政策即将在全国大范围铺开。
在年,也就是新“禁塑令”出台之前,我国推行禁塑试点的城市并不多,国内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需求市场较小。而进入年之后,政策加速,“双碳”加持,不难推测,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这也是今年为什么A股可降解塑料概念上涨的重要原因。
在可降解塑料这条赛道上,恒力石化的布局算是及时。去年12月,其下属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年产3.3万吨PBAT类可降解塑料项目成功投产。另外,其规划新建年产90万吨PBAT类可降解塑料,其中一期预计年年中陆续投产,二期预计年年底陆续投产,投产后将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可降解塑料材料基地。
除可降解塑料外,康辉新材料在聚酯新材料、工程塑料、功能性薄膜方面均有布局,可以说承担了恒力石化开辟新赛道的认为。
那么,成绩如何呢?年中报显示,康辉新材料当期实现净利润7.34亿元。虽然相比同期恒力石化86.24亿元的总利润,这个盈利仍是个小数字。但是,如果我们放眼整个A股多家上市公司,节点财经统计了一下,同期净利润超过康汇新材料的只有家。
所以,恒力石化在新赛道的发展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