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珠江时报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3月22日,桂城开展VOCs重点4+2行业专项执法帮扶行动,对6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及废气治理技术指导。今年以来,南海区不断深化VOCs重点4+2行业治理整治提升工作,桂城通过优化传统监督帮扶手段,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实现依法监督及有效帮扶。
桂城开展VOCs重点4+2行业专项执法帮扶行动。
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
督促6家企业落实整改
本次行动为长期行动,针对家具制造业、包装印刷业、涂料油墨行业、金属表面喷涂、塑料行业、人造石行业等6个行业内VOCs排放企业和广东省VOCs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执法帮扶,包括现场检查,并对照整治要求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行动现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执法人员兵分多路,共对6家企业进行检查并督促其落实整改。
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执法人员进行帮扶指导。
第一组对帮扶企业环保管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发现某汽车服务企业存在原辅材料台账不规范的情况,而某鞋材企业则存在治理设施喷淋废水更换不及时,危废管理台账不规范的现象。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局长徐湛坤强调,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必须严格落实每月换碳一次,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并做好更换台账记录,原辅材料台账和危废台账必须如实记录等。
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执法人员检查台账。
“我们在对某包装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VOCs废气治理设施配套了水喷淋+UV光解治理工艺,UV光解工艺存在安全隐患,属于低效处理工艺。”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所长黄少彬现场要求企业负责人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加快末端治理技术的淘汰和升级,按期淘汰UV光解治理工艺,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定期更换喷淋废水,并做好更换台账记录。他还提到,相关企业应加快末端治理技术的淘汰和升级,使用适宜高效的治理技术,逐步淘汰光氧化、光催化、低温等离子治理设施,并督促企业及时更换治理设施的耗材,特别是喷淋液和活性炭的更换,通过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已完成废气治理设施整治提升、且运营管理正常、各类台账完善的企业,可纳入桂城街道的监管正面清单。若企业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维护不到位、收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下,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会对企业开展执法监测并提出整改意见,若企业拒不整改,将直接开展执法整治行动。
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执法人员查看企业监控。
区镇“大兵团”联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四五”期间,挥发性有机物(VOCs)被列入大气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推动VOCs治理提升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在此背景下,南海坚持高位推动,由区环委会统一指挥,切实将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压实到各镇街、各部门,南海区相继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治理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关于开展VOCs重点4+2行业专项执法帮扶行动的通知》等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为各镇街开展工作明确“关键点”和“着力点”。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执法人员对帮扶企业环保管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今年,南海区深化VOCs重点4+2行业治理整治提升,以区镇“大兵团”联动模式,依靠科技支撑精准治污,在全市率先利用大数据分析执法,借助在线监控、无人机、走航车等智能监察手段,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精准识别、精准监测,并组织专家到企业现场实地“诊断”,对企业的治理设施存在设计缺陷,喷淋水、活性炭使用和填装参数,更换频次等细节提出专业意见。3月18日,南海生态环境部门发布最新空气质量报告,2月,南海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5,同比下降25.9%,优良天数比例为%,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执法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为助力南海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在6月30日之前,桂城街道生态环境监督所将对VOCs排放企业和广东省VOCs重点企业名单内的75家企业开展至少一次的全覆盖现场检查,并督促名单内企业完成低效治理设施的淘汰或提升工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