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要达到最佳的印刷质量和效果,就必须针对承印物选用专用的系列油墨。移印油墨需要有以下特点:操作简单(无需混合)、在油盆内的稳定性好(即试用期长)、安全可靠、环境无毒害作用、易于清洗、无需印前或印后处理、遮光性好、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强、抗试剂腐蚀能力强等性能,没有一种油墨能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因此根据要求选择适合的油墨非常关键!
移印油墨按种类分为单组分和双组份油墨,按成分分是由不同的连接料、颜料、稀释剂及添加剂组成,按类型分为物理干燥型、化学固化型、烘干型和UV型,
1、物理干燥型(单组分)
该系列油墨通过溶剂的物理性挥发而干燥。同时,热塑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酯碳酸-PC)表面被溶剂所侵蚀,通过承印物表面的这种侵蚀反应,油墨和承印物之间便产生了直接的交溶。在这种情况下,印迹的高耐磨性和良好的附着力便得到了保证。单组份油墨干燥速度很快。
2、化学固化型(双组分)
该系列油墨显示出很强的抗化学腐蚀性、良好的附着力及耐磨性,尤其是对于难以印刷的承印物。油墨中必须加入硬化剂,它会与连接料发生化学反应。加入硬化剂时必须注意其配比。硬化剂太少:适用期长但附着力差;硬化剂太多:适用期短且油墨易碎;另一方面,硬化剂应在印刷前不久加入油墨中,因为掺入硬化剂的油墨之适用期很有限。依据油墨的类型,该适用期一般为6-12个小时。双组分油墨的完全固化和最佳附着力需要数天后才能达到。常见的错误做法是过早测试其附着力和抗化学腐蚀性。用户必须遵循相关技术资料中的说明。
3、烘干型油墨
这种油墨的特性与双组分油墨相似。其化学反应为高温条件下连接料的交联。
4、UV型
UV油墨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的油墨,由于UV油墨不含溶剂,即油墨不会改变承印物表面的粘性,所以油墨的转印就相对比较困难。
UV油墨的优点:
◇油墨可一直敞开,它不会在钢板上干固。
◇可连续作业而且油墨质量稳定。
◇与溶剂基油墨相比,刮刀和钢板的磨损减轻了。
◇通过UV光可即时干燥,所以印刷产量高。
◇无溶剂挥发所带来的粘度变化(即使油墨装在敞开式油盘内)。
◇环保性能,节约空间。
UV油墨的缺点:
◇其遮光性不及溶剂基油墨,而且还要取决与UV干固设备的功效。
◇刮刀留下的墨迹有时会被胶头粘上。
◇无法用粘胶清理胶头上的杂物,因为UV油墨不会像普通油墨一样在胶头上完全干燥。
◇对于印品图案的高质量要求,UV油墨的转印精度尚无法达到溶剂油墨一样的效果。
移印工艺中常见问题解答:
我们针对移印中的常见问题,结合实际印刷过程,总结出以下十点移印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由专业人士答疑,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1、移印应注意那些关键点?
移印是通过硅胶头作为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文转移到工件表面的一种特殊印刷方式。移印最主要应注意工件、钢板、胶头、油墨四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钢板的深度、胶头的软硬、形状、大小、油墨的挥发速度、油墨的特性、工件表面特征、工件的支撑、外界的环境控制等,只要能够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就能基本上了解移印的基本规律。
2、移印与丝印有什么区别?
移印和丝印稀释剂的区别最大体现在组成成分和挥发快慢上。其中因生产厂商不同稀释剂组成成分有所区别,形成品质不同。移印要求开油水快干,避免胶头不能很好的实现油墨转移,丝印则要求慢干,以避免丝网堵塞。但是在一定场合下,丝印开油水可以用于移印上(必须为同一性质的开油水),例如在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用丝印开油水来调剂挥发速度。一般情况下,快干开油水不用于丝网印刷上,但可以用洗网。
3、怎么判断钢板的深浅是否合适?
一般常规移印钢板的深度在2.4μm左右。如细小文字、线条2μm即可。实体图文,则3μm以上也适合,网点图文1.6μm可能偏深了,所以具体的钢板深浅依图案以及对墨层的要求而定。又如同一种图文,若所印刷工件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洁面,所要求钢板深度有所区别,要判断钢板的深浅,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依数据,用深度计测量钢板的深度,这方面要求有良好的数据管理才能对应。依实际印刷结果,这方面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经验,举例说明: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气泡(砂眼),可能太浅。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固,则钢板太浅;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状,则钢板太深。
4、红、白、浅黄、蓝色胶头有什么区别?
胶头颜色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转印作用造成影响,影响胶头性能的因素主要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就是对胶头沾油和脱油的影响。所以从根本上讲红、白、浅黄、蓝色胶头本质是相同,不同的只有颜色和实现移印印刷功能效果上细微的区别。
5、印刷后图案为什么和菲林对不上?
因为移印过程是通过有弧度、有弹性的硅胶头在平整的钢板上转移图案到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上。在转移过程中,因胶头压力和作用面不相同而影响胶头的变形程度,最终影响实际图案和菲林设计图案的差别。控制变形应控制胶头形状、胶头软硬、胶头大小、工件外形、工件固定、工件支撑力、胶头压力等相关因素。如确实偏差太大,可修该菲林以适应胶头的变形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6、怎么判断油墨的挥发速度是否合适?
要判断稀释剂挥发是否适合于正常移印印刷,主要通过胶头上油墨和印刷完成后工件表面图案的效果判断。举例说明如下: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上时,判断胶头上油墨的状态,干固,稀释剂太快干。印刷完成后,工件上图案出现起毛、拉丝现象,太快干;回油模糊,则太慢干。已成碎状,无粘附力,太快干;印刷不上,则太快干。
7、为什么印刷时常出现气泡(砂眼)现象?
印刷出现气泡(砂眼)现象的原因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胶头、钢板、油墨三个方面。下面举出几个最可能产生气泡(砂眼)的原因:胶头形状不合适,太平或弧形不对。胶头中心点(最高点)印在图案上,形成空气排不出,产生气泡。胶头发粘、破损、油污引起胶头印刷不良。钢板蚀刻太深,由于油墨层厚,受油墨应力影响产生胶头蘸墨不完全。⑤、钢板蚀刻太浅,油层不够厚。油墨太稀或太干。油墨太干或太快干。刮刀把钢板上图案处油墨给刮掉一部分。
8、钢板是否只有一种?
移印钢板不止一种。从移印的原理分析,只要模版图文能完好的被胶头实现转移,这模版就能使用于移印。钢板只是一种俗称,移印钢板有许多种类,但是用条件或状况有所不同,有尼龙板、树脂板、10mm厚钢板、0.5mm或0.25mm厚油盅钢板等。国内常用洛氏硬度为HRC47左右,厚度为10mm的鉻钢钢板。
9、移印适应范围如何?
移印只要是通过胶头完成转移过程,固印刷过程中受限于胶头的性能和形状。胶头有以下特征:有弹性、有弧形、不可无限大。所以移印的印刷范围从胶头的特征判断已有大概的轮廓,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但对不规则形状,凹凸不平的工件印刷一定大小的图文非常适用。是某些印刷所不能达到的。
10、是否多个颜色的工件必须用多色机一次性印刷?
不一定,必须依工件和印刷套色的具体情况判定。如工件无定位或定位不佳,则需要多色套印,建议使用多色机型做一次印刷成型;如工件定位性良好,可用单色移印机做多色套印。如印刷四原色为基础的套色,最好一次性印刷,以便生产好控制色差。
●●●●
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