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陪伴着每一个求学路上的学生,也陪伴着每一位老师。
钢板,蜡纸,油墨、油印机,这些家伙什,对年轻老师而言很陌生,因为现在根本用不上了。但对年龄在45至60年龄段的老师,尤其是乡镇中学教过书的老师而言,并不陌生。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速印机的“原生态”年代,老师要会刻印试卷,会油印试卷,这都是基本技能。昨天收拾“旧物”,发现了一大堆已经历经二十多年前的时光,但仍然保存完好的油印试卷和手抄试卷,不禁又回想起“青春岁月”,那一大堆数学试卷,真的是那个年的“青春记忆”,中考,高考,都离不开油印试卷。
油印机,二十多年前随处可见。二十多年前的数学油印试卷。现在这个年代,老师出一张试卷不太难,因为有网络,有题库,还有很多资料,甚至可以直接订资料。信息化和网络化让一些事情变得很方便,也简单了很多。但在二十多年前,在一些乡镇中学,条件所限,不要说没有电脑,全校连油印机和钢板也只有一套,老师们还要轮流排队油印试卷,由于学校经费的限制,校长对油墨的使用,对蜡纸的使用都“把关很严”,绝不能浪费。一套试卷的产生真的不容易,从选题,到刻制试卷,到油印试卷,每一个步骤都要付出老师很多时间和心血,每一张试卷都值得倍加珍惜。
钢板刻印的试卷,已成“文物”。二十多年前油印版数学试卷。二十多年前的数学试卷。那个年代,出试卷就一项技术活。在钢板蜡纸上刻一套试卷,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钢板很硬,蜡纸很滑,稍不注意,力度把握得不好,要么笔划飞得老远,要么把蜡纸戳个窟窿。油印也是技术活,比刷油漆可难多了。首先那满屋子的油墨味,就够人受,很刺鼻。另外,油印试卷也不容易,油墨的多少,下手的轻重,都要把捏得恰当好入,油墨太多,下手太重,油印出来的试卷一团漆黑。油墨太少,下手太轻,有可能导致试卷不均匀,这团白,那团黑,给学生做题造成很多障碍。
二十年前的手抄试卷。二十年前的油印试卷。二十年前的油印试卷。对于学生而言,关于油印试卷的记忆想必也是很深的。考试的时候,老师小心翼翼地把试卷发下来,如果试卷是刚油印好的,整个教室里都将是油墨味。有些女生还专门佩戴袖套,防止油墨把认袖给弄黑了,男生则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每次做完试卷,手肘处,手腕处大都黑一片。我们当然希望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但现在想一想,油印试卷也没有什么不好,老师精心选题,精心印制试卷,针对性更强,考试效果或会更好。另外,那个年代试卷的试卷都需要老师手工制作,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很珍惜的,每一张试卷都会保存起来,成为重要的学习复习资料,发挥了试卷的最大用处。
油印试卷年代,有很多温暖的回忆。
二十年前的油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