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印油墨耗用量如何精准预估算给你看

精准预估柔印油墨的耗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应该怎么做,标签君请专家大咖来解答,有任何问题欢迎后台留言和标签君沟通交流。

先和标签君成为好友才可以直接对话哦

业内将网纹辊视为柔印机的“心脏”,其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柔印品质和油墨耗用量。

对于标签印刷企业来说,柔印短版活件后所剩的呆滞油墨是一项不小的浪费。这些油墨不仅包括墨盘中必需多准备的1~2kg油墨,还包括因为预估不准而多调的油墨。

如果标签印刷企业可以精确地预估油墨耗用量,就可以按需调配油墨,减少库存与浪费,并且还可为前期成本核算及业务报价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要精准预估油墨耗用量,必须对网纹辊做精细管理,当然,网纹辊的精细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本篇文章暂不涉及,我们先来看看油墨耗用量具体该如何预估。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柔印彩色加网类最佳印制奖获奖作品

精准预估的前提

在网纹辊精细管理的基础上,才可以精确预估油墨的耗用量,将生产成本控制进一步细化。

  精确预估油墨耗用量的条件是:单位面积油墨耗用量=印刷油墨面积比×总体积×比重。所需必备条件是:①印刷油墨面积比。这里可以是绝对面积,也可是面积百分比。②了解印刷方式及承印物的种类,油墨湿墨厚度不同,承印物种类不同,油墨转移率不同;③油墨比重,不同油墨的比重也不一样。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凹印彩色加网类获奖作品

印刷油墨面积比

首先介绍以前常用的两种测试印刷油墨面积比的方法。①取印刷样品或1∶1比例的单色打印稿,用专门测量面积的仪器测其面积,这种方法测试的实地部分误差较小,但网目调和文字部分无法测量。②用1mm2的方格网测量被测物占有多少方格来确定面积,这种方法误差相对较大。

现在已有可以精准测量印刷油墨百分比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在制版公司的计算机上将图文原稿的每种颜色单独显示出来,计算机将自动显示图文占整个重复周长总面积的比例(即油墨覆盖率),从而计算出单枚标签的图文面积。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化工类金奖获奖作品

决定油墨转移率的因素

印刷方式不一致,油墨的耗用量也不一样。网印的墨层厚度一般大于8μm;柔印和胶印的墨层厚度一般为1~2μm,很少超过2.5μm;电雕凹版的干墨膜厚度一般为0.5~1μm,依固含量推算湿墨厚度约3~7μm;激光雕刻凹版的干墨层厚度一般为1~2μm,依固含量推算湿墨层厚度约6~12μm,上述数据均为在薄膜材料上的实测墨层厚度。相比之下,只有柔印是可以在打样时就精准预估出油墨用量的,因此,不仅应将柔印的干墨层厚度视为1~2μm,而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几位数。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柔印类评委推荐奖获奖作品

现以线数为线/英寸、BCM值为5的网纹辊为例加以说明。公英制单位换算:1BCM=1.55cm3/m2

墨层厚度=BCM×1.55×油墨转移率(本文针对的是短版活件,故以UV油墨为例,油墨的固含量为%)。

虽然网纹辊制造商设定的网纹辊到印版的油墨转移率大于50%,甚至55%,但标签印刷企业无法复测这个数据,通常也无法实测印版到承印物的油墨转移率。但具体到网纹辊至承印物的转移率,笔者曾经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PE、PP等薄膜材料为26%~27%,镜面铜版纸约为28%~30%,普通铜版纸为31%~32%,表面非常粗糙的模造纸大于35%。各个承印物供应商所提供承印物的油墨转移率大多在此范围。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凹印类最佳印刷奖获奖作品

在此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会有一定影响。通常,印刷速度慢,油墨转移率大。相比之下,纸张类承印物受影响的程度远大于薄膜类承印物。因此,标签印刷企业在测试不同承印物的油墨转移率时,要定义适合本企业活件的印刷速度范围。

综合以上数值,可以得出:

墨层厚度=5×1.55×(26%~35%)=2.~2.μm

承印物种类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远大于网纹辊、印版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油墨比重

虽然可以向油墨供应商咨询油墨的比重,但最好能进行实际测量,这样更准确一些。用量杯量取定量(一般为ml)的油墨称重即可得出。一般柔印UV油墨的比重为1.1~1.2g/m3;柔印UV白墨的比重约1.7g/m3。总之,油墨供应商不同,同种油墨的固含量也会不同,比重也略有差异。

上海正伟印刷有限公司“太阳杯”日化类铜奖获奖作品

假设印刷油墨面积比为20%(制版公司提供),网纹辊BCM值为5、线数为线/英寸,承印物选用PP薄膜,油墨为白墨、比重为1.7g/m3。依据“单位面积油墨耗用量=印刷油墨面积比×总体积×比重”的公式进行计算:

单位面积油墨耗用量=20%×(5×1.55×26%)×1.7=20%×2.×1.7=0.g/m2

有了每张印品或重复印刷周长上印品的油墨耗用量,那么精准预估整批订单的油墨耗用量就轻而易举了,最后再加上墨盘最低用墨量就可以了。

以上改编自年《标签技术》第三卷“网纹辊管理与油墨耗用量控制”,时效内容已做调整。

有关柔印大家还想看点儿什么?还是那句话,欢迎后台留言跟标签君交流。

往期回顾:

胶转柔,陷印量要如何设置?

胶转柔,分色如何处理?

跟终端客户介绍柔印水墨应该聊点儿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