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快讯
5月7日,一场以“青岛老街”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展,在青岛光影俱乐部唯美启幕。当日,吸引了岛城众多绘画爱好者前来观展,所有作品均出自青年画家王树彬之手。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1日,喜欢的朋友们可根据上图所示的时间地点前往观看。
今天,请跟随笔者的思绪与画面的美感,一起来寻觅现代文人的踪迹,感受那些留在画布上的青岛幻影——
王树彬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青岛市市北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青岛志远学校。
作品展览:
沉默即时发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展
青年志业?浙江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杭州艺术博览会
上海双城手工艺美术馆夏季五元素展
全国大学生艺术博览会
首届全国教师水彩画、粉画作品展
首届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
正青春?首届青岛市青年美术作品展
天元奖?中国学生玻璃艺术邀请展
水彩趣韵?第二届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
时间线?中国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十周年展
《水彩写生》中国水彩画家新春新作展
现代文人寻踪?青岛老街油画作品展
青年画家王树彬,描绘的青岛现代文人故居和老城街道风景的油画,让人眼前一亮。像是走在夜晚的老城街道上,灯光昏暗中突然见到了一扇耀眼的窗——窗里透出的是淡淡的朦胧的风景,带来想象,也带来憧憬,还带来陶醉的梦……
青岛的现代文人故居,俨然已是青岛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尽管这些现代文人在青岛的停留只是短短的几年,但他们留给青岛的却已经不仅仅是昨天的传说,更是今天隐身在老城街道里的风景。每次路过老舍、梁实秋、沈从文、赵太侔、杨振声、萧红萧军等人的故居,不能不油然而生穿越时空的联想,年代,这些现代文人在青岛的踪影,他们的故居见证了他们的故事。
春暖花开和秋色斑斓的季节,常常有背着画架在这些老街上写生的师生,或是水彩,或是水粉,或是油画,当然,也有钢笔和铅笔的速写。
这些写生,自然大多是写实风格的描绘。正因此,王树彬的这些老城街道旧屋油画,才让人惊喜有加,充满了新鲜感。明显不同于以往所看到的关于青岛老城街道的油画写生和创作作品。
王树彬的油画在整体风格上是传统的、唯美的,或说陈旧保守的,显得不那么与时俱进,因为没有丝毫“现代”气息例如抽象和笔触的粗粝飞扬。
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观念是保守陈旧的,他用他的点彩细腻描绘了他看到的风景,但不是对景写生,而是经过了他重新打磨或说“调焦”和裁切的“二度”创作。如同端着相机在拍摄风景,却有意识把“焦点”调得不太准,或说“虚化”了眼里看到的画面。
王树彬的油画还带来了一种陌生感,是在这种新鲜感之外,他描绘的画面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这些文人故居和老城写生的油画在风景的呈现上也相差悬殊。或许是他的画面过于唯美,或许是又过于简约——画面上仿佛没有了现实中的一切,只留下虚幻的风景。是写实的,又是非写实的。但却是一眼看去就过目难忘的。
譬如他画的闻一多、杨振声、老舍等人的故居远观,初看会觉得疑惑,这是画的哪里?再细看,才会觉得似曾相识,若再对比现场的拍摄照片,更能体现他在画布上的描绘——剔除时光和世俗的痕迹,在画布上保留纯粹的风景。这也是在照相之外,架上绘画仍能吸引观赏目光的魅力所在吧。
王树彬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从离开校园至今,他一直执着于油画写生和创作。他并非青岛本地人,或许正是这种从外地“飘”来青岛的新鲜感,才让他对青岛老城的这些街道风景有了一遍遍描绘的冲动,也让他最终选择了定居青岛。也让他有了徜徉在老街小巷里停步描绘的陶醉。
现代文人故居系列是王树彬描绘青岛老城的第一个专题创作,期待着他的下一个主题系列的青岛油画风景。
文:薛原
请输入标题bcdef
本次作品展吸引了岛城各界知名人士及绘画爱好者前来观展——
薛原:青岛日报社副总编辑、著名史论学者。(右)
臧崇樑:青岛美术家协会理事,市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国画家。(中)
刘桂珍: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退休后从事绘画创作。(中)
策展团队刘风汶女士(左)、王玉皎女士(右)。
图为王树彬老师和前来观展的青岛志远学校的同学们合影留念。
请输入标题abcdefg
青岛老街
组图为前来观赏的绘画爱好者们用手机拍摄作品,以示留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