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1银4枚奖牌快看杨浦选手们的故

    

12月13日晚,为期4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顺利闭幕。

在全部?86个项目?中,上海选手获得10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和45个优胜奖。杨浦9名小将共获得3金1银3优胜的优异成绩?,并在6个世赛项目上成功晋级,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中

杨浦选手参赛项目多,获奖多

除了在传统世赛优势项目

车身修理、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

继续保持领先、获得金牌外

在其余多个项目中也实现了突破

↓↓↓

今年区人社局和同济大学共建的水处理技术、工业4.0项目选手分别获得一金一银;今年新孵化的制冷与空调技术项目选手获得了优胜奖。

优异成绩的背后,不仅有选手个人的竭尽全力,也有多方力量的支持保障。快来看看奖牌背后的这些故事吧~

“新的岗位急需具有高技能、高技术的人才”

此次全国技能大赛的“水处理技术”项目,共设有实验室条件下水样混凝优化实验、水样钙的测定、泵站的运行与维护、废水水处理技术、过程自动化系统pa、vr仿真以及文档七大比赛模块。选手焦贺铭沉着应战,凭借过硬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在各比赛模块均表现出色,最终摘得金牌。

大赛的“工业4.0”项目,共设有单工作站自动化设备调试、组网和信息加密管理、自动化3.0升级到4.0、数字孪生以及生产线的系统集成五大比赛模块。花培文、万志瑶两位学生联手作战,虽开局有些失误,但在后续多个比赛模块中表现突出,总体成绩优秀,最终取得银牌。

今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上海选手培养基地落户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在上海市人社局及杨浦区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上海选手培养基地同济大学基地落户淞沪路号国际双创中心。

“此次获奖,既源于自身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得益于教练悉心的指导及有力的后勤保障。”焦贺铭说。

花培文、万志瑶表示,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生参赛,在跨学科学习和对新技术的掌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刻苦训练,在收获一枚奖牌和一段难忘经历的同时,更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陈明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新的岗位急需具有高技能、高技术的人才,而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又需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那时闻到熟悉的油墨味道,像是一下子宁静了下来,又像是一下子燃了起来。”

排查、检验、校准、启动……一套“教科书”般的处理流程操作下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级学生顾俊杰一举摘得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金牌。他形容自己赛场上的心情:“那时闻到熟悉的油墨味道,像是一下子宁静了下来,又像是一下子燃了起来。”

备战期间,顾俊杰每天最少训练8个小时,有时甚至训练到凌晨。他表示,兴趣是钻研这门技术的最大动力。“一件好的印刷品,就像是一件工艺品。”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杨浦区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区人社局通过出台竞赛文件、建立部门日常联系制度、落实世赛培养基地资助经费、对世赛获奖选手和团队给予配套奖励等措施,给予世赛团队最充分的赛前支持保障与激励。

目前,区域内共有9个世赛项目上海选手培养基地,成为全市世赛项目基地最集中的区域。

祝贺杨浦的选手们!

祝愿大家在未来继续取得佳绩!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毛信慧?张辰霏

资料:同济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吴百欣

往期

推荐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