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美食被人们纳入了食谱中。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经常吃的很多美食竟然是致癌物!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一份《致癌物质完整清单》,在这份清单中把致癌物按照危害程度分为1级到4级。很多司空见惯的美食赫然在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有些什么。
1级致癌物:是指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已经是很确定的致癌物哦。
(图片来源:国家食药监总局)相信有90%以上的家庭中都享受过上面的一种或几种食物。特别是隔夜菜,很多家庭都是经常会有的,里面的致癌成分在表上都有了,就不多说了。值得提一下的是,很多人认为冬天的时候天冷了,问题不大,其实也是一样的会产生致癌物质的。不管天冷或天热,有剩菜特别是蔬菜类剩菜的情况都需要放入冰箱冷藏,并且要用保鲜膜封好,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致癌物的生成。
隔夜的意思是按照正常作息时间上的理解来说的,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说法,并不是说晚上11点做了菜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就叫隔夜菜了,也不能说凌晨1点弄个菜到晚上11点了再吃这就不叫隔夜菜了,这个大家应该不难理解的吧。
一级致癌物里面的食物清单是几乎百分百会产生或含有致癌物质的,只是量大量小的问题,尽量避免享用,尽量避免长期和经常享用。
2级致癌物:是指对人类可能致癌的物质。这里说的是“可能”,有不确定的因素。
这里面又可以细分为:
2A级: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但是人类的证据有限,包括铅等;
2B级:可能性比较低的致癌物质,致癌性在动物和人身上的证据都不足,包括泡菜、滴滴涕(农药)等。
(图片来源:国家食药监总局)2级致癌清单平时多注意点,尽量少吃就好,能避免就避免,不能避免偶尔无意中少量进食也问题不是很大。
3级致癌物:现有证据无法分级的物质。
在动物和人群研究上致癌证据都不充分,或者有比较充分的动物实验的证据但在人体研究却明确没有致癌作用,属于经过研究证明基本没有致癌危害的物质。
主要代表:茶碱、糖精、苏丹红、印刷油墨、次氯酸盐、胆固醇、汞及汞有机化合物、维生素K、玻璃纤维、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茶叶、静态磁场、灭草隆等。
4级致癌物:在相关的研究中没有充足的证据能证明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属于此类的物质比较少。
国家食药监总局对这类致癌物清单的解释非常清楚,在4个等级的致癌物中,1类和2A类致癌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或接触;2B类致癌物则无需过度紧张。对于3类和4类所谓的致癌物,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它们可以致癌。
看看这份清单,回头想想是不是有些颠覆我们的日常认识了?一些被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的致癌物,比如油条、可乐及各种炸制品等,其实仅仅是二级致癌物,只要不是坚持天天大量的食用,其实基本问题不大。以后终于可以放心的吃油条啦!更甚至听上去更加恐怖的苏丹红、胆固醇等其实只是3级致癌物,也就是说其实基本没什么致癌性,但一旦人们吃了这些东西往往搞的就像世界末日就要来了似的。
但是,我们经常在吃1级致癌物,却一直都不当回事,一些最可能致癌的东西我们反而经常把它们当成是美食来享用,想来有点可笑了!比如烤肉,吃烤肉就吃烤肉吧,还经常吃,还得喝点,还得吃不完的拿回家保存到第二天再吃,这就大大提升了致癌物含量的上升,想来其实是非常恐怖的。
(看看图片都想吃的烤肉)还有槟榔更不是什么好东西,槟榔本身就有上瘾性,又比较容易买到,又比较方便携带,一旦喜欢上这玩意那简直就相当于是随时随地在服毒。
(槟榔)中国式咸鱼就更不用提了,一做出来就是致癌物的大本营。隔夜菜说过了,就不再多说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中的这些清单都是从致癌物的角度来说的,没有致癌物的只能说吃上基本上不会致癌,但并不代表一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如果有杠精觉得发霉的生姜可以吃,甚至还要沾上点糖精或苏丹红,再喝点印刷油墨什么的,不管你是美女还是帅哥,本人都不会对你这种行为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