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谣言
现如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使得各种消息混杂
让人难辨真假
更有谣言打着“科学”的幌子迷惑公众
很多谣言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有理有据
实则经不起推敲
我们整理了科协21年发布的“科学谣言”
结合那些耳熟能详的伪“科学知识”
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谣言1
“0蔗糖”就是无糖
?0蔗糖不代表无糖。“0蔗糖”可理解为未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该食品内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
?“0糖”和“0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谣言2
用乳铁蛋白牙膏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螺杆菌主要寄居在人体胃部,在口腔牙菌斑、舌苔、唾液也有少量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使硫化氢大量增加,引起口臭,这并非通过刷牙就能解决。
?目前,对于幽门门螺旋杆菌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模式,牙膏只是刷牙的辅助用品。
谣言3
“一孕傻三年”
?“一孕傻三年”本身就不科学。因为生养孩子令妈妈们紧张、疲惫,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这会导致人经常出错。
?但这些都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造成的,跟傻不沾边。这种论调,既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性可言。
谣言4
减肥应该拒绝吃主食和油
?油脂和主食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肪除了能提供热量,还起着保护脏器、维持体温、提供必需脂肪酸等重要作用。
?主食能提供必需的热量,如果为减肥拒绝摄入,会让身体没法高效运转,带来健康风险。
谣言5
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
?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
谣言6
量子波动速读,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人类在学习时,人眼对信息的获取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都是有生理极限的。量子研究“波"的概念和水波、声波有很大区别。
?无论波的概念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并不具备辐射和传播的功能,书本的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人脑里。
生活中的科学谣言还有这些
除了科普中国发布的科学谣言外,“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