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最终的大boss也会出现,不过要论剧中做聪明的人,不是张小敬、李必、太子、右相,看得最透彻、最明白的反而是剧中最二缺的书生程参。
很多搞笑的情节都来自于他,这个紧张24小时的唐代故事,难得让人轻松就是这个被关押起来,一直要吃的囚犯。
演到30多集,这个为自己的绿眉(他的马)复仇的二缺文人,着急要找李太白献诗的轴哥,一直在问靖安司的人要吃的,靖安司那天实在是顾不上,更逗的是,他的狱友一直在换。
第一位狱友:张小敬
程参因为为自己的爱马报仇,扰乱了靖安司办案被关押,同时张小敬也被关押起来。一个浑身怒气,一个文绉绉,非常有戏剧效果。
张小敬被关进来正好是中午,程参第一个求食物的就是孤单英雄张小敬,就算“五尊阎王“”也那这个啰啰嗦嗦的二傻子没办法。
当时整个靖安司都沉浸在救长安的局中,再聪明也无法用另外的视角看僵局,而程参恰恰是这个第三者的视角。局中无法看透的迷局,局外人却看得透彻。
饿肚子第一次助攻
程参的每一次助攻,除了他想体现自己价值的,估计也是想帮点小忙,要顿饭食。第一次助攻是帮张小敬,猜透狼卫口中的暗语的含义,阙勒霍多降临长安,暗示末世的劫难,最重要的是破译了:火劫,这个关键词。
正是这次助攻,让张小敬和靖安司的人,猜透了狼卫的攻击方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第二位狱友:徐宾
徐宾作为靖安司的人工计算机,当时的案情又遇到难题,查了所有易燃的原料却查不出踪迹,徐宾因为被怀疑是内奸而被关押起来,程参迎来了第二个狱友。
饿肚子第二次助攻
程参因为自己见多识广,推算出阙勒霍多有可能的原料是油墨,这也是恰恰是靖安司没有自己查验的产品出入长安记录。
这一次的助攻,又加速了靖安司的办案,也让徐宾立功,重新获得了信任,让靖安司多了一个可用之才。
不过对于程参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吃的,这时估计已经是下午2点多,我们的诗人还是饿坏了。
第三组狱友:元载、王韫秀、闻染
饿疯了的程参,后来迎来一组狱友,心机重的元载,大小姐的王韫秀,善用香味的闻染。对于程参来说,来的人是谁无所谓,重要的还是对方身上有没有带吃的。
第4位狱友:姚汝能
前三位归为一组的话,姚汝能算是第四位狱友了,刚刚做出了不退举动的姚汝能,后悔不及,一向明哲保身的他,怎么开始变了。
姚汝能被关进来时,已是傍晚,程参依然饿到快昏厥。不过清晰的大脑依然在运转,看着天人交战的姚汝能,他一句话点醒了他。
饿肚子第三次助攻
姚汝能的转变,从看到崔器死开始,永远在退的他,开始选择不退,但是理智和情感又在交战,有些悔意。自己开始越来越不合理了。
这时程参提醒他,你不是已经做了吗?含义其实就是,你不是已经选择了吗?选择不退。
这也让姚汝能(暗庄)看清了自己,也想明白在接下来的选择中,他是选择退还是不退。选择守护心中的哪条道理。程参不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姚汝能,也让之后的剧情,起了方向性的变化。
一直在饿肚子助攻靖安司的程参,终于吃上羊肉了,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角度一直简单清晰,看似轴,但是反而透彻。
迷雾对于身在迷雾的人,犹豫金钟罩顶,但是对于旁观者来说,反而清晰可见,也许正是那句,旁观者清。
最聪明的旁观者
程森在小说里,一直也是断断续续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看似无关紧要,却在一直传达作者和编剧的想法,比如他对张小敬说的那段话,很多豪杰英雄只能活一世,也许很多张小敬这样的故事,未必能流传,但是诗文、文学却可以让英雄活千秋万代。
也可以让现代的人,通过诗文知道古代人如何活,而思考他们又该如何活。这些话更像是作者和编剧在通过这个小人物来告诉观众,这个24小时的故事,他们想说的,想传达的。
而他也说了对张小敬的看法,傻乎乎的,为长安付出那多,到最后也未必能赦免死罪,看似二缺的书生,早就看透了张小敬的未来。
张小敬是矛盾的人,聪明看得透人心,却又是最傻最心软的人。作为囚犯程参,通过看到听到的细节,就已经看出张小敬的命运,看来再饿也没有影响我们书生大脑的运转。
马伯庸小说中提到过一句,张小敬夸程参,为马报仇时候,虽然文弱但是身手不错。其实这也是为了他以后更大的助攻,埋下了伏笔。
面对好人他是助攻,面对元载,他是不同流合污,面对纠结的姚汝能他拨开云雾,面对无依靠的闻染,他主动示好,这个人,吐槽张小敬傻,但是自己也同样的傻傻的帮忙,守护着自己的内心的原则。
吃饱了的程参,还会如何助攻靖安司呢?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