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食品废水来源
高难度食品废水主要源于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原料清洗阶段:清洗蔬菜、肉类、海鲜等原料时产生的废水,含有泥土、油脂、蛋白质、洗涤剂残留等污染物。
加工阶段:如熬煮、蒸馏、榨汁、发酵等工艺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糖类、氨基酸、酵母、微生物等。
清洗设备阶段:清洗容器、生产线等设备时产生的废水,可能含有清洗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
包装阶段:印刷、涂布等过程产生的废水,可能含有染料、油墨、胶黏剂等难降解物质。
调味品生产:酱油、醋、味精等调味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盐分、有机物和氨氮等。
高难度食品废水特点
有机物浓度高:废水中的BOD、COD值通常较高,反映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营养物质丰富:高氮、高磷现象普遍,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盐分含量高:某些食品加工废水(如腌制、酱油酿造等)含盐量高,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增大处理难度。
成分复杂多变:废水成分受生产批次、原料种类和加工工艺影响,水质波动大。
色度高:部分废水含有色素,色度较高,视觉污染严重。
处理工艺流程及方案
高难度酸洗磷化废水主要来源于钢铁厂、电镀厂和汽车制造厂的酸洗车间以及铝制品加工企业的氧化车间。其特点是成分复杂多变且浓度高,一般生化处理难以降解或去除其中大部分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如下:
预处理(预沉):采用格栅截留悬浮物及浮油;设置隔油池进行初步沉淀分离出可生化性高的污泥并定期清理更换。
调节水质:将水质调节至排放要求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厌氧处理(兼缺氧)。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原理。
在设计具体的处理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