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渝水讯通讯员王丽芳刘海江报道:根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至5月渝水区气温偏高,雨量偏少。考虑到强日照、高气温、少云量等因素会加速光化学反应的不利气象条件再度发生、发展,渝水生态环境局提前谋划,根据“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处理、违法严惩、非法取缔”的管控思路,制定并印发了《渝水区年中心城区臭氧污染管控方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采取有力措施,减轻臭氧污染。开展工业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及生产工序排查整治工作。为扎实推进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作,夯实挥发性有机物管理基础,渝水生态环境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工序排查整治,通过大数据筛选、人工排查、现场核查等方式对涉溶剂型涂料、胶粘剂、清洗剂、油墨等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此次排查共调阅了上百家污普数据资料,现场查看数十家企业。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渝水区制定了《渝水区中心城区机动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并开展汽修企业禁喷涂废气收集和治理设施的监督检查,严格依法取缔未经审批从事喷涂作业的机动车维修企业和露天喷涂行为,责令无喷涂废气处理设施、未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喷涂作业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废气收集治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治理、违法排污的企业。目前已督促7家汽修企业进行问题整改。加强油品储运油气回收管控。渝水生态环境局督促辖区内加油站加强油枪气液比、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管线液阻压力自行检测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加油站责令加快完成整改,目前已完成7家民营加油站油气回收监测。据悉,自4月1日起,渝水区严格实施《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帮扶行动。渝水生态环境局联合市驻场专家团队深入国控站点周边企业生产车间,详细查看涉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台账、工艺过程溶剂使用情况、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情况,并运用手持监测设备逐条生产线、逐个排污节点测试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变化情况,查看环保设备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升级改造或优化管理的措施建议,指导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水平。在此期间共对9家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新余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