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厂里每天印刷的钱数不胜数,然而里面的员工却说:“这些钱就算白送都没人愿意要,除了收破烂的”。莫非这些员工真的“视金钱如粪土”吗?
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印钞厂的数量却只有个位数。不仅如此,这些印刷厂的位置一般地图上都不会做标记,就凭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印刷厂里面的员工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曾经有人讹传印钞厂里面都是军事化管理,都是神秘的军人,又有人讹传里面都是犯人,其实这些说话都是错的。据报道,印钞厂里面的确实不过是普通人,只不过不那么“普通”罢了。
既然不普通,他们的待遇又怎么样呢?为什么有些知情人士称呼他们为“铁饭碗”中的“铁饭碗”呢?
01印钞厂工人的神秘身份
曾经的印钞厂确实是专门从一些部门调集过一些可靠的人来从事印刷工作。不过发展到今天,印钞厂工人的身份却已经“大变样”了。如今的印钞厂已经很少通过社会招聘了,大多数是直接到一些可靠的高校里面开展校园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成为了基本条件,至于专业基本都以印相关专业为主。
别看印钞厂虽然和普通打印一样都是印刷,但技术能力却差别到几乎是两个行业了。因此,有些声誉良好、技术过硬的专家也会被吸收进去。
当然了,家庭背景也是这些印钞厂员工的重要考量因素,往往都要求社会关系简单、没有犯罪记录、是否能保守秘密等,甚至有时候连近亲属都要审查。
据纪录片介绍,印钞厂每年招收的员工其实很少,甚至有些年份直接就不招收了。因此,这些人往往是社会鲜为人知的精英,甚至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的收入其实挺高,不仅能按照规定享受各种节假日,而且享受的五险一金也比一般上班族高不少。
02绝对不会将自己兜里的钱和印钞厂里的钱弄混
很多人对印钞厂最好奇的问题莫过于这个:自己兜里的钞票恰好是新钱,如果在印钞厂里面上班,会不会被认为是偷窃的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操心。只要我们充分了解了印钞厂的管理流程,就知道这是压根不可能被误会的事情。
据纪录片的记载,每一张钞票在生产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以下5个步骤:
步骤一,胶印:简单来说就是在平面印刷,把油墨印刷上去,这时候纸币上的图案仅仅具有初步轮廓,还没有立体感。
步骤二,凹印:其实就是将平面图案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立体图案。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触碰钞票时,总能感觉到凹凸不平感其实就是如此。
步骤三,印码:这个环节其实钞票已经形成了,因为按照一定规则的数字被印在了钞票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钞票还是一大张印刷出来的,而非如日常生活所见的一小张。
每一张钞票在生产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号,这个号码就代表了它的身份,通过这个编号能够看出很多信息,比如生产日期是多少,生产它的机器是哪一台,质检员又是谁,这些都能看出来。
步骤四,裁剪:这个环节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精密的机器作为切割工具将钞票进行精准切割,变成像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那样规格大小的样子。
步骤五,检封:这个环节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流水线上的质检工作。负责这道工序的工作人员会对钞票的质量、印刷、颜色、编号等进行反复核验,一般是核验两到三次左右。
看弹道这五个步骤,我们其实就明白了,作为里面的员工其实是很难动什么手脚的,因为每一个步骤都会记录操作情况,一旦有问题就特别容易追溯到特定人员。
而且,由于这些钞票的编码还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投放到市场,所以他们的编码肯定是市场上没有的。如果员工兜里揣着的是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新钱,必定在编码上会不一致,也就不可能被误会了。
03印钞厂里的钱可能未经审批带出来吗?
其实,除了前面五个程序之外,大多数员工一般也只能接触到印钞的部分甚至单一环节的程序。在印钞厂几乎安装着密不透风的监控,并且有双向循环的管理巡查机制,几乎很难被偷带出来。
当然了,就算真的被偷带出来,其实对于印钞厂来说发现也并不困难。因为能被带出来的一定是成品,而成品上的编号基本上是唯一的。这在市场上很容易追查那些钱的编码是未经审批的,可以说要“出货”是相当困难。
不过,客观说,随着互联网发展,大家使用纸币的场合和频率越来越少,估计总有一天印钞厂会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吧。